天天彩票-天天彩票
天天彩票2023-01-31 16:05

天天彩票

应急管理部发布2022年全国十大自然灾害******

  中新网1月12日电 据应急管理部网站消息,经应急管理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卫生健康委、统计局、气象局、银保监会、粮食和储备局、林草局、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国铁集团等部门和单位对2022年全国重大自然灾害事件会商核定,全国十大自然灾害如下(按时间排序): 

  一、1月8日青海门源6.9级地震

  1月8日1时45分,青海海北州门源县发生6.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位于青海、甘肃两省交界处,此后又发生5.1级、5.2 级强余震,地震共造成青海、甘肃、内蒙古、宁夏4省(区)17.1万人受灾,不同程度损坏房屋9.5万间,局地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受损严重,直接经济损失32.5亿元。 

  二、2月中下旬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2月中下旬,南方出现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过程,持续时间长,暴雪落区偏南,降水(雪)强度大。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对农业生产、交通、电力等造成一定影响。灾害造成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等9省(区、市)77个市447个县(市、区)609.2万人受灾,近8400人紧急转移安置;农作物受灾面积422.3千公顷;900余间房屋倒塌,近6500间不同程度损坏;直接经济损失78.9亿元。 

  三、6月上中旬珠江流域暴雨洪涝灾害

  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我国华南地区遭遇1961年以来第2强的“龙舟水”过程。受其影响,珠江流域连续形成2次流域性较大洪水,北江出现1915年以来最大洪水,西江、北江、韩江先后发生7次编号洪水,局地发生严重城乡内涝和山洪地质灾害等。灾害造成广东、广西2省(区)648.9万人次受灾,因灾死亡失踪37人,紧急转移安置50.2万人次;倒塌房屋9200余间,不同程度损坏2.4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288.4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78.2亿元。 

  四、6月份闽赣湘三省暴雨洪涝灾害

  6月份,福建、江西、湖南多地遭遇多轮强降雨过程,累计雨量大、降雨落区重叠、受灾范围广,多条河流发生超历史洪水,引发洪涝和次生地质灾害等,农业、水利、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受损严重。灾害造成福建、江西、湖南3省814.2万人次受灾,因灾死亡失踪29人,紧急转移安置62.9万人次;倒塌房屋9100余间,不同程度损坏5万余间;农作物受灾面积582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433亿元。 

  五、2022年第3号台风“暹芭”

  2022年第3号台风“暹芭”于7月2日15时左右在广东电白沿海登陆(台风级,35米/秒)。登陆后穿过广东、广西、湖南3省(区),其残余环流继续北上影响我国黄淮、东北等地。造成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区)39个市165个县(市、区)186.29万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7万余人;倒塌房屋670余间,不同程度损坏近1400间;农作物受灾面积109.01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31.2亿元。 

  六、7月中旬四川暴雨洪涝灾害

  7月11日至17日,四川省部分地区遭受多轮强降雨天气,部分地区降暴雨,局地大暴雨,并伴有雷电、阵性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引发山洪、泥石流等灾害。造成绵阳、阿坝、雅安等13市(州)76个县(市、区)27.9万人受灾,因灾死亡失踪36人,紧急转移安置1.4万人;倒塌房屋近400间,不同程度损坏近2200间;农作物受灾面积3.9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4.8亿元。 

  七、长江流域夏秋冬连旱

  7月至11月上半月,长江流域降水异常偏少、极端高温天气持续,中旱以上日数为77天,较常年同期偏多54天,为有完整实测资料以来最严重的气象水文干旱,极端高温干旱对相关地区农业生产、人畜饮水、电力供应、生态环境等造成严重影响。旱情峰值时,造成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等12省(区、市)3978万人受灾,701.4万人因旱需生活救助;农作物受灾面积4270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408.5亿元。 

  八、8月上旬辽宁暴雨洪涝灾害

  7月底至8月上旬,辽宁省中西部、东南部等地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引发洪涝灾害,辽河干流持续超警,支流绕阳河堤防发生决口险情,农业、基础设施等损失较重。灾害造成锦州、阜新、盘锦等9市31个县(市、区)54.9万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3.4万人;倒塌房屋100余间,不同程度损坏8500余间;农作物受灾面积166.4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76亿元。 

  九、8月17日青海大通山洪灾害

  8月17日22时许,受持续强降雨影响,青海省多地发生暴雨洪涝灾害,西宁市大通县青林乡、青山乡等地瞬时强降雨引发山洪,道路、桥梁、水利等基础设施受损严重。灾害共造成西宁、海北、海东、黄南、果洛5市(州)11个县(市、区)6.5万人受灾,因灾死亡失踪31人,紧急转移安置3300余人;倒塌房屋100余间,不同程度损坏9000余间;农作物受灾面积5.3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6.9亿元。 

  十、9月5日四川泸定6.8级地震

  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公里。地震造成四川省甘孜、雅安等6市(州)24个县(市、区)54.8万人受灾,因灾死亡失踪117人,紧急转移安置8万人;倒塌房屋1.2万间,不同程度损坏26.5万间;灾区居民住房及电力、通信、道路等基础设施损毁严重,直接经济损失154.8亿元。 

抹掉60年烟尘 恢复乾隆年间风貌 迈进琼华岛畔漪澜堂******

  在北海公园琼华岛北侧,有一处建于清乾隆十六年的古建筑群——漪澜堂,这里原是皇家游憩、宴寝的场所,后来曾用作饭庄近60年。前不久,历时三年修缮的漪澜堂终于完成布展开门迎客,上万平方米建筑群与近千件精美陈设复原这处皇家建筑的原始风貌。

  亮相

  对照清史档案修缮38座文物建筑

  漪澜堂建在北海琼华岛的北侧,是清乾隆十六年的建筑作品。穿过碧照楼的正门,就是这一古建筑群。内有东中西三个院落,分布着道宁斋、远帆阁、晴栏花韵、霓裳曼舞等主要建筑,是当时皇家读书、宴饮、游憩的地方。漪澜堂“本堂”位于中路院落的南侧,也是这个建筑群中单体结构最大的建筑物。

  1925年,北海被辟为公园对外开放,漪澜堂建筑群在当时被用于经营用房。1959年,仿膳饭庄搬进漪澜堂,依靠古色古香的建筑群体,这里变成了餐饮经营场所。2016年,在各方努力下,仿膳饭庄完成腾退,将漪澜堂交还北海公园。

  自此,修缮的前期工作开始了。“我们首先对院落进行了简单整理,勘察设计单位随后进驻。修缮方案编制、上报、审批完成后,2019年12月修缮工程正式开工。”北海公园副园长胡峂介绍,修缮范围东至倚晴楼、西至分凉阁、北至延楼、南至延南薰,共38座文物建筑,建筑面积3904.8平方米,占地约10000平方米。整个修缮工程过程中,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公园不断与国家文物局、市文物局、市财政局进行沟通协调,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契机,确保工程顺利推进。

  在解决文物建筑本体、院墙、院落地面、望柱栏板、排水暗沟等普遍残损病害的基础上,修缮人员重点对存在大木结构安全、不当改变原有格局和形制的建筑采取针对性措施,包括拆除后期加建的非文物建筑,恢复历史建筑格局和内外檐装修等。专家们又严格按照清史档案记载,调阅了“样式雷”烫样的全部内容,对文物古建进行了修复。

  历经三年修缮,一个多月前漪澜堂古建筑群终于恢复了清乾隆时期的风貌。如今,“重装”复原后的漪澜堂与游客见面。

  修缮

  拆除添建的后厨和锅炉房

  对漪澜堂建筑群的修缮堪称一场“大修”。漪澜堂曾被仿膳饭庄占用近60年。在此过程中,由于多次功能性调整改造,古建筑本体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北海公园规划建设科邢靳举例,位于漪澜堂建筑群东侧的“霓裳曼舞”曾是一座戏台,按照历史档案记载,它本身应该是三面敞开、一面有墙的开放状态,但仿膳饭庄在占用期间对戏台内部空间也进行了改造。

  在勘察阶段,工作人员发现,在漪澜堂建筑的后檐东西两侧分别建了一个后厨、锅炉房。“在此次修缮过程中我们对这些仿膳经营期间添建的非文物建筑都进行了拆除。”邢靳介绍,历时两个月,拆除面积达497.4平方米,在按照历史档案记载及调阅“样式雷”烫样的基础上,复建173.8平方米,从而恢复古建原始形态。

  另外,漪澜堂建筑群也到了必须要维修的年头,此前因漏雨造成屋面瓦件残损、木结构腐朽变形、油饰彩画褪色、脱落等问题,对结构安全和建筑美观都会造成影响。

  复原

  意外发现排水和地暖系统

  漪澜堂建筑群的文物建筑达38座、200余间,涉及堂、斋、楼、阁、廊、轩、台等多种类型,修缮的复杂性可想而知。

  首先是施工作业面狭小。受制于琼华岛四面环水及文物保护等因素,大型机械车辆不能上岛作业,物料搬运堆放等工作只能靠工人手搬肩扛,尤其是后山的几组建筑,因其依山而建,导致建筑周边的山体遍布太湖石、古树等,且坡度较大,为施工脚手架的搭设及物料的搬运堆放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为此,北海公园与施工方采用悬空搭设物料堆放平台的方式,确保工程顺利开展。

  施工中也注意对古树古建的保护。匾额楹联等临时拆下的文物,设置专门的库房进行存放,并依据档案记载等历史档案进行归位。重要的彩画用塑料包材完整覆盖,台阶及地面采取竹胶板封护性保护。周边的古树、叠石也用木板围挡起来,外面再缠绕草绳。

  此次修缮替换了糟朽严重的大木构件,出现歪闪、倾斜或局部下沉的大木构件采用局部落架等方式校正,并按原形制、原材料修配缺失的门窗等构件。彩画的修缮措施也一直很谨慎,征求了古建专家的意见后,工作人员对残损严重的部分彩画进行了重绘,其他彩画尽可能保留并除尘。

  基础设施也同步完善,工作人员还意外发现了院落里隐蔽的排水系统。“整个院落一共有5条排水暗沟,都是从院落里向太液池自然排水。”工作人员详细检查了排水暗沟,在尽量保持原样的基础上进行了整修加固,并进行了试排水,证明其可以继续使用。

  在此次修缮中,工作人员还在漪澜堂及东所的晴栏花韵发现了灶坑和暖道夹层,根据合理保护及利用的原则,对其采取适当措施进行了现状保护及整修,为今后的展示利用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布展

  30件手工织绣留住宫廷“味道”

  回归后的漪澜堂以室内原状式展览展陈的形式与游客重新见面。楠木包厢床上布置着手工织绣的炕宝座,宝座后设立屏风,再现乾隆所著游记《塔山北面记》内容,床上还配有玉石柄宝刀与仿紫檀嵌玉如意等较为常见的皇家休闲空间陈设品……进入漪澜堂室内,陈设布置庄重、规整。

  殿内西墙上还悬挂着手工织绣装饰画——竹石双凤图挂屏及手工刺绣博古挂屏,极具清代宫廷色彩。北海公园研究室主任张冕说,像这样的织绣物品,在漪澜堂建筑群里一共有近30件,全部由宫廷织绣技艺传承手工制作,为的就是留住宫廷“味道”。

  漪澜堂建筑群西侧南边的道宁斋,曾是乾隆皇帝读书吟咏的地方。一层西面墙上悬挂着具有宫廷装饰风味的一对百宝嵌挂屏,通过寿山石、岫玉、青金石等珍贵的材料组合成花鸟图案,显得富贵堂皇。条案上的仿古自鸣钟更是增添了生活气息。

  “依托历史档案和资料,我们借鉴了同时期的殿室陈设,尽可能还原历史风貌,也营造更多氛围感,让游客一来到殿内就感受到当时的历史环境和背景。”张冕介绍。

  本报记者 任珊 程功 摄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天天彩票地图